6月29日,“阐释的公共性与批评的开放性”工作坊在福建厦门顺利举行。中国社科院大学阐释学高等研究院院长、《中国文学批评》杂志主编、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江,福建省社科院研究员、澳门太阳城官网-太阳城网站
杰出系友南帆,《中国社会科学》原副总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李红岩,福建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东南学术》杂志社社长、总编辑郑东育,厦门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全海,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张福贵,北京大学澳门太阳城官网
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晓明,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尧,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吴俊,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院长洪治纲,首都师范大学艺术学部主任、艺术与美育研究院院长、教授王德胜,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何平,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山,山东大学威海校区文化传播学院教授张红军(泓峻),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张涛,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郭冰茹,厦门大学哲学系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朱菁,重要学术期刊代表,以及澳门太阳城官网-太阳城网站
部分师生等出席会议。开幕式由澳门太阳城官网-太阳城网站
党委书记黄宇霞主持。
全海在致辞中对本次工作坊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向远道而来的专家、学者表示诚挚欢迎,对支持厦门大学事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感谢。他指出,打造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局面,切实解决哲学社会科学理论自身存在的问题,需要对阐释学这一学术起点进行深入研究、反思与探讨。他鼓励各与会专家、学者在本次论坛上交互思想锋芒、贡献真知灼见,为讲好中国故事、巩固文化自信提供新的理论视点,为加快建设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注入不断的源头活水。
张江在致辞中指出,目前中国的阐释学理论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持续开展主题学术论坛是非常有必要的。他鼓励厦门大学以此为契机,结合自身学科优势,发扬自身学科特性,树立旗帜,引领方向,让阐释学向文学批评方向扩展,从而扩大阐释学理论在学界的影响力,助力构建中国阐释学理论话语体系。
本次工作坊共分为上午场和下午场。
上午场于南光一101报告厅举行。上半场由《天津社会科学》主编时世平主持,张江、南帆、李红岩、陈晓明、朱菁、代迅轮流进行汇报。张福贵对各个发言人的观点和思路进行了归纳,提出了其中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下半场由《社会科学》总编室副主任李亦婷主持。张福贵、王尧、吴俊、徐勇、李晓林、郭勇健轮流进行汇报。南帆肯定了各家观点对阐释学理论的启发性意义,鼓励大家进行进一步探讨,继续深挖阐释学力量的可能性。
下午场于鹭江·佲家酒店文曾厅举行。上半场由《山西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张立荣主持,洪治纲、王德胜、李山、张红军、钱建状、肖湛、仲霞轮流进行汇报。何平按照主题相关性对发言进行分类总结,根据不同学者的不同研究思路对发言进行了整体而深入的评析。
下半场由《厦门大学学报》编辑部编辑廖哲平、《福建论坛》编辑部编辑陈建宁主持。何平、张涛、郭冰茹、苏永延、史言、刘晓宇轮流进行汇报。洪治纲发掘了观点之间的潜在联系,对发言逐一进行了细致的总结点评。
闭幕式由李红岩主持。
吴俊在学术总结中指出了目前中国当代阐释学发展所面临的两个问题,一是理论运用对象有待明晰,二是理论发展过程中机构建立、刊物创办、活动举行、奖项设立、课程开设等具体措施有待落实。他从问题出发,为中国阐释学理论体系构建提供了建设性意见。
南帆在论坛总结中指出,本次论坛让各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从各个角度切入发言,一同向“中国阐释学”这一颇具研究意义的命题靠拢。随着问题复杂性的逐渐显现,新的思考和探讨空间也不断出现。为继续探索这个命题,需做好后续学术工作坊的规划和组织,开展系列学术实践,在不断交流中完善这项工作。
郑东育在闭幕致辞中指出,此次论坛汇聚了人文社科各领域的英才,以阐释学为媒介,深入打通了中国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的实践,形式新颖,意义重大,有助于推进福建社科强省建设,适应我国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学科体系建设以及学术体系建设的发展要求,为推进三大体系建设的具体化贡献了学术的智慧和力量。
徐勇向关心和支持本次活动的各位专家学者致以衷心的感谢,并介绍了未来阐释学工作坊开展的初步规划,表示厦大中文将努力做好系列工作,争取为中国阐释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和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阐释的公共性与批评的开放性”工作坊的成功举办,有助于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阐释学、文学批评话语的生成,是扩大阐释学理论影响力、助推中国阐释学理论话语体系构建的一次有力尝试。此次论坛为中文系优秀教师提供了展现自身学术风采和与校外专家学者进行互动交流的宝贵机会,显示出厦大中文打造东南阐释学研究重镇的决心。相信在未来的不断努力和各位学友的支持与配合下,厦大中文的阐释学研究将越办越好!
文:梁子晴
图:宋加睿、余飞樊